——王粲《登楼赋》赏析
登楼赋 王粲
王粲少时即有才名,曾受到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的赏识。汉献帝初平三年(公元192),董卓被杀后,他的部将李傕、郭汜等在长安作乱,王粲避难荆州投靠刘表,未得重用,心情郁闷。建安九年(204),即来到荆州第十三年的秋天,王粲久客思归,登上当阳东南的麦城城楼,纵目四望,百感交集,写下这篇著名的抒情小赋。赋中抒发了作者因久客他乡,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情绪,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,同时也倾吐了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得以施展,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情怀。
全篇结构严谨,脉络分明,写景和抒情相结合,以“忧”字贯穿全篇。语言自然流畅,辞采丰富华丽,风格沉郁悲凉,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。全赋共分三部分。
第一部分,交代登楼原因,描写登楼所见的沃野之景以及引起的怀乡思归之情:
原文:
登兹楼以四望兮,聊暇日以销忧。览斯宇之所处兮,实显敞而寡仇。挟清漳之通浦兮,倚曲沮之长洲。背坟衍之广陆兮,临皋隰之沃流。北弥陶牧,西接昭邱。华实蔽野,黍稷盈畴。虽信美而非吾土兮,曾何足以少留!
译文:
登上这座楼来向四周眺望,姑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烦忧。遍观这座楼宇所处的环境,实在是明亮宽敞世间少有。清澈的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,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洲。北面靠着高而平的广大陆地,面对着高高低低的原野上可供灌溉的河流。北边可到达陶朱公范蠡长眠的江陵,西边连接着楚昭王在当阳郊外的坟丘。花卉果实充塞了整个田野,谷子高粱等农作物布满了田畴。虽然这里的确很美,可也不是我的故乡啊,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!
第二部分,写路遥山高川深,作者的怀乡思归之情更加强烈迫切:
原文:
遭纷浊而迁逝兮,漫逾纪以迄今。情眷眷而怀归兮,孰忧思之可任?凭轩槛以遥望兮,向北风而开襟。平原远而极目兮,蔽荆山之高岑。路逶迤而修迥兮,川既漾而济深。悲旧乡之壅隔兮,涕横坠而弗禁。昔尼父之在陈兮,有归欤之叹音。钟仪幽而楚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。人情同于怀土兮,岂穷达而异心!
译文:
遭遇纷乱混浊的世道,迁徙流亡来到这里啊,漫长的时日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十二年。心中深切地思念故乡,希望早日归去,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!凭靠着楼上的栏杆向远方了望,迎着北风敞开我的衣襟。平原辽阔遥远我纵目眺望,却被荆山的高峰挡住了视线。道路蜿蜒曲折又远又长,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。悲叹故乡被山川险阻隔绝,止不住泪水纵横情不能自已。昔日孔子困在陈国的时候,曾发出过“归欤!归欤!”的哀叹。钟仪被囚禁在晋国时,仍然弹奏着南方楚国的乐调,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,病中呻吟还依然发出越地的乡音。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一样的啊,哪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把心思改变!
第三部分,写对太平盛世的渴望,担忧自己怀才不遇,抱负难以施展:
原文:
惟日月之逾迈兮,俟河清其未极。冀王道之一平兮,假高衢而骋力。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。步栖迟以徙倚兮,白日忽其将匿。风萧瑟而并兴兮,天惨惨而无色。兽狂顾以求群兮,鸟相鸣而举翼,原野阒其无人兮,征夫行而未息。心凄怆以感发兮,意忉怛而憯恻。循阶除而下降兮,气交愤于胸臆。夜参半而不寐兮,怅盘桓以反侧。
译文:
想到光阴的飞速流逝,等待黄河水清要到什么时日?期望国家能统一安定啊,可以凭借时世清明之时施展自己的才干。我担心自己像葫芦瓢一样,徒然地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啊,又担忧水井淘清了,那清澈的井水却无人饮用。行止不定地游息徘徊啊,太阳匆匆地就要下山了。萧瑟的寒风四面吹来啊,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。野兽惊惶四顾地寻找着同伴,鸟儿也纷纷鸣叫鼓起了翅膀。原野一片寂静而悄无人影啊,只有征夫在匆匆奔忙。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有所感触,心中也充满了悲痛和忧伤。于是循着阶梯走下楼来,一时心中郁闷,气愤难平。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,思来想去辗转反侧苦捱时光。
注释:
⑴兹楼:指湖北当阳县东南、漳沮二水之间的麦城城楼。
⑵暇:通“假”,借。暇日,指假借此日。
⑶漳:漳水,在今湖北当阳县境内。浦:通向大河的水渠。
⑷沮(jū):沮水,也在当阳境内,与漳水会合南流入长江。长洲:水中突出的长形陆地。
⑸坟衍:地势高起为坟,广平为衍。
⑹皋(gǎo)隰(xī):皋,水边高地。隰,低湿的地方。沃,美。
⑺弥:极至。陶:乡名。相传为陶朱公范蠡的葬地。牧:郊野。
⑻昭丘:楚昭王坟墓,在当阳县郊。据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记载,楚昭王是春秋时深知用人之道的明君。
⑼纷浊:比喻乱世。迁逝:迁徙流亡。兮纪:一纪为十二年。
⑽孰:谁。任:当。
⑾凭:依靠。轩槛:高敞的栏杆。
⑿荆山:在今湖北省南漳县,漳水发源于此。
⒀逶迤:长而曲折。修:长。迥:远。壅隔:阻塞隔绝。
⒁尼父:即孔子。孔子在陈绝粮,曾叹息说:“归欤!归欤!”(见《论语·公冶长》)
⒂钟仪:钟仪,楚国乐官,被晋所俘,晋侯使之弹琴,仍操楚国乐调。(见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)
⒃庄舄(xi细):据《史记·陈轸传》,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,病中思乡,仍发出越国的语音。
⒄俟:等待。河清:逸《诗》有云:“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”古以黄河水清喻时世太平。(见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)
⒅惧匏(pao 袍)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(子曰)吾岂匏瓜也哉,焉能系而不食?”匏瓜,葫芦的一种。这里以匏瓜徒悬喻不为世用。
⒆畏井渫(xie卸):《周易·井》:“井渫不食,为我心恻。”渫,清理出井中污秽使水清洁。井渫之莫食,比喻自己虽修洁其身而不为世用。
⒇阒(qu去):寂静。忉(dāo)怛(dá):悲痛。憯(cǎn惨)恻:悽伤。
最后修改于 2012-11-09 10:00
阅读(
?)
评论(0)编辑删除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